我读225:书单 | 中国个人破产制度未来将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22/12/3      正文字号:
[ 导语 ]

个人破产是破产法中除企业破产外的另一重要部分,而由于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仅适用于公司企业,长期以来我们都面临“半部破产法治天下”的窘境;在实践之中,也常出现一些“诚实而不幸”的创业者由于“一次经营失败而永世难以翻身”的情形。2018年10月,最高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12月,深圳中院向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深圳先行先试个人破产制度的情况报告》,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在深圳特区试点施行,江苏、浙江等地也陆续开展“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试点”工作。但是在试点实践之中,个人破产制度与现行的各项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有哪些冲突?其显露出了哪些隐藏的问题?未来,如何有效从立法层面做好制度衔接?我国的个人破产制度如何建构?有鉴于此,本书单选取三本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研究领域的相关著作,以飨读者。

[ 内容 ]

1.《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作者:汤维建胡守鑫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执行研究会副会长。曾挂职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副厅长(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企业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

胡守鑫,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


本书系统地对个人破产制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详尽阐述了个人破产的利弊、难点、制度体系,采用实践研究法和交叉学科研究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统计学分析等方式发掘实践中的真问题,找寻共识与分歧,并试图给出有效的对应之策,创造性提出了“免破财产”制度概念。在基本原理论述之上,随书附上了个人破产“单独立法”和“与企业破产合并立法”两版立法专家建议稿,具有高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极大推进了我国个人破产的理论研究、司法实践和立法准备。


2. 《个人破产立法中的制度规则衔接问题研究》


  作者:郭靖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郭靖祎,女,宁波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国法学会商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行为法学研究会企业治理研究分会理事、浙江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理事。


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不仅涉及与企业破产法制度体系的衔接,亦需要考量可能与其他现有法律制度规范间冲突的化解。本书对个人破产制度建立所需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进行了详尽阐述,分析指出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正当其时。本书的亮点在于对现有各地的典型试点探索方案进行了系统比较,试图针对个人破产制度与相关部分法律规则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和衔接问题给出最佳设计方案,对个人破产财产制度、免责制度、失复权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给出了成型的建议和模式,为未来个人破产制度有效落地做了一定学术理论准备。


3.《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草案建议稿附理由》


  作者:卢林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卢林,深圳市律师协会公司解散与破产清算委员会主任,国际破产协会会员,吉林大学法学博士,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法学硕士,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合伙人,破产清算业务负责人。


根据中央精神和实践需要,深圳作为改革特区率先进行了个人破产制度的试点,于2021年3月1日施行了《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下称“《条例》”)。《条例》作为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是我国未来个人破产法的重要参考之一,而本书则是研究《条例》的重要原始材料。不同于前两部著作,本书(立法建议)是由一线律师团队著成,直面实务中的需要和难题。但本书结构严谨,每条之后都附有立法理由及立法例,也具有相当的学术性。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马国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编辑:马国杰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