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法讲坛(网络)第26期
发布日期:2023/2/18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 婚姻  非婚同居  财产给付
[ 内容 ]

家事法讲坛(网络)第26期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期主题

非婚同居中财产给付性质的裁判逻辑



主讲嘉宾

侯学宾,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制与社会发展》杂志副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家事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司法学、法律社会学和家事法学,公开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十余项。获得2013年度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与谈嘉宾

张力,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央电视台12频道《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专家,学习强国平台法治宣传专家等。出版专著及教材《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俄罗斯非公司制国家企业法研究》《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等。发表论文《法人功能性分类与结构性分类的兼容解释》《民法典中,,优家家风"条款的规范效力》等。


樊丽君,法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民法、婚姻家庭继承法。中国民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妇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比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发表过《中德离婚法定理由比较》、《论德国法上的两愿离婚》、《论民法典法定离婚理由的设计及残疾人权益保护》、《欧洲登记伴侣关系和同性婚姻法立法报告》、《21世纪的亲子关系法》、《离婚的财产法后果:批判性评析和欧洲前景展望》等论文和译文。出版《欧洲婚姻财产法的未来》(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评注·离婚》(厦门大学出版社)等译著和著作。


潘静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获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直属机关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第二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等。主审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涉互联网典型案例、上海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上海法院参考性案例等。


叶丽虾律师

北京大成(厦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福建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财富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律师调解员、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儿童观护员;厦门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总点评嘉宾:龙翼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总点评嘉宾:孙若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讲坛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所涉及的家事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热点。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部分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201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试点工作结束后又发文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

为进一步加强婚姻家事法领域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特创办“家事法讲坛”系列活动,邀请法律职业共同体各界嘉宾从多学科、多视角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的正确实施、立法完善以及家事审判改革及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建言献策。

                                           

             家事法苑公众号                   中国民商法律网公众号

                                    

发表评论

编辑:张雨佳

向编辑提问:

分享

扫二维码
用手机看民商
用微信扫描
还可以分享至
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