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经济分析方法区别于传统法学研判方法的三个鲜明特点概括为:向前看的视角、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以寻求最优解为方向。探讨在何种制度安排之下能最大可能地实现财产权类型最优量的预设目标可以对各种制度安排所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细致又深入的辨析,还能为原《物权法》第5条的解释适用予以启示。
标签:物权法经济学 所有权
囚徒困境的合作结果并非纳什均衡。十九条自然律的内容涵盖了作为互惠互利的交换正义与作为不偏不倚的分配正义两方面。而自然律的实施即合作成为人们的理性选择,通常需要一个外在的强制性的力量即主权者。这就是一个通过对自然律的认识和理性地运用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建立“利维坦”的过程。
标签:国家
存在主义被责难为一种绝望而阴暗的哲学,甚至被批评说其否认了人类所有事业的严肃和真实,法国左翼思想家萨特对这些责难表示遗憾,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真正要义在于“使人生成为可能”。萨特要澄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督教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无神论的共鸣之处——存在先于本质。其后,这些理论无疑成为了存在主义法学之滥觞。
标签:法的价值 法的历史发展
本书对经济法产生的历史、经济法学科的定位、经济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对国外经济法理论的主要学说的发展和流变进行了介绍。此外,本书在对经济法理论的产生进行横和纵两方面的论述后,对经济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中国特色的经济法理论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标签:经济法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富勒提出了法律所必须具备的内在道德,并且进一步提出了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的命题。看似富勒以方法论的自然法路径将法律的合道德性命题转化为合法性命题,从而提出程序自然法的观念。其实,如果探究富勒将法律视为目的性事业的过程性法律观,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的命题实际暗示了实现良好社会秩序的法律目的。
标签:法与道德
能否通过法律强制执行道德,在自由主义与法律道德主义者之间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辩。以德弗林为代表的传统法律道德主义以至善主义核心传统为理论基础,倡导国家对公民不道德行为的立法干预。自由主义者站在国家中立性的立场上,强调个人自治性的重要意义。乔治构建了一种多元至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兼顾了个人自治和价值多元。
本书共分为“善待法官 信任司法”“聚焦审判 制度建言”“立法宽容 社会信任”“透视事件 法者见法”“法制回眸 当代借镜”等八辑,主题集中在司法审判、法律职业、教育公平等几个方面,所收录的文章包括《敬重法官才有法治》《中国化的民法典离不开家庭》《影响性诉讼:为法治奠基》等。
标签:法学教育 普法
《自由与法律(第3版)》被誉为是莱奥尼所有著作中最不拘泥于俗见、也最有挑战性的一部。在西方自由主义法律思想史上,被哈耶克、布坎南等享誉世界的学者公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著作,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标签:法的制定 法与政治
《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是一部具有清晰的法教义学方法论意识的民事诉讼法学著作,对于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宣告了法教义学方法在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登场,并因此有可能成为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标签:法教义学 法学 民事诉讼法
《道路通向城市》一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当代转型中国社会中法治实践的独特分析思路和看法。本书的基本关注是理论的,但其附着的问题是具体的;它追求对当代中国法治实践问题的社会科学解说和经验研究,追求一种对规范性法学研究的补充。
标签:法律文化 社会关系
本书简明清晰,以主题的形式论述体育法中涉及的过失侵权问题、刑法问题、弱势群体保护问题、户外运动及其风险管理等问题,是值得一读的体育法教材。
标签:学说 法学
《送法下乡》是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当代中国法学界有影响的重要著作,面世十年畅销不衰。本书集中论述了中国当代基层司法制度、中国基层法官的技术和知识、有关法官以及乡土社会中的其他法律人和作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给读者智识的挑战和思想的愉悦。
标签:法律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
本书作者用法律学者的眼光观察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将他们的观感用简洁、通俗的文字表述出来,不仅全面介绍了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还深入剖析了制度背后的深层原因。该书读毕,除了对美国的刑事司法状况留下了难忘的直观印象之外,还容易引发更多的思考。
标签:刑事诉讼法 西方法律制度史
“法学去哪儿了”“法学是什么”,诸如此类事关身份识别的拷问,随着社会的飞速变迁、立法意志的强力集结,越发不绝于耳,几乎成了法学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堪称“没有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的思索盛宴,是涵养东方式现代公民人格的观念预备,是汉语法科人为养育专业观念而开垦的一片精工细作的试验田。
标签:法学 法的本质
《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1、反映科研和教学的最新成果。 2、在正文展开中,是在大量的庭审过程的记实性记载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资料丰富。除了教程内容之外,还有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 4、有大量的教学案例。
标签:西方法律文化 证据
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中,作者对中国法学的发展问题做了深层次的思考。作者认为,在当下的世界结构中,中国不仅必须是一个“主权的中国”,而且还必须是一个“主体性的中国”。这一探寻中国主体性的努力,可以说是中国当下思想的最为重要的使命之一,也是中国当下思想的全新的使命之一。
标签:法理学 普法
本评论的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企业“契约关系”方法,并强调了格林菲尔德的观点有何不同。第二部分考察了公司的目标和目的,指出格林菲尔夸大了的股东至上规范的影响,并没有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第三部分对最终达到目的之手段——格林菲尔德关于改变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议进行了批判。总体来说,本书发人深省。
标签:公司法 股东
本书作者桑斯坦指出,对于“高风险低概率事件”,人群容易有两种相反的态度,要么过度反应,要么彻底忽视。他认为,这两者都不可取。事实上,管理这类风险是重大的公共挑战,其概率和危险程度的预判因人而异,极为考验决策体系和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依靠一般经验常会导致重大失误,此时就尤其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
标签:预防和救济 气候变化 社会
本书收录了作者六年来的小品文,既涉及现实法治问题,又落脚于学术上的思考。身体、风水、死亡、情人、私奔、劝酒、腐败、网络等热点无不成为作者信手拈来的论题,并将独特视角和精妙隐喻蕴含论说中。全书没有情绪性的发泄,文气控制自如,点评恰如其分,是一本雅俗共赏、养心静气的美文、好书。
标签:法学 法治
作者从美国学界和联邦法官群体自身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法学与司法“各行其是”、渐行渐远的现状及原因,并为如何促进法律实务与理论界的双向交流、消解法学与司法的隔阂提出了建议。
标签:法学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
学术链接 中国私法网 中国财税法网 中国刑事法律网 中国法学网 明德公法网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 元照法律网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法律出版社 人民法院报 罗马法教室 中国诉讼法律网 中国商法网 资本市场法治网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燕大元照 《法学家》杂志社 杨立新民商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