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
作者:黄丁全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黄丁全,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等。
当我们将视线转向生命伦理问题,便不得不考虑生命伦理同科学技术、医学、法律的关系。本书出版于十五年前,提出了关乎国际前沿事件的思考与问题,综合性极强,对填补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空白有较大价值。本书对脑死亡论议、死亡权利、器官移值、人体试验、生殖技术、复制生命、生育控制、基因技术、变性手术、同性婚姻、艾滋病等热点医疗伦理话题均有涉猎。同时,本书大量参考、引用了科学技术、生物伦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时事新闻、著名案例与国外立法、判例对有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2.《生命权的宪法逻辑》
作者:韩大元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一国两制法律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而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都是以其生理过程的存在,即以生命为条件的。在这一意义上,生命权是保障权利和自由的“第一人权”。本书力图从宪法学角度剖析生命权的实践难题与理论痛点,探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生命权的冲击,具体议题包括如何从宪法学角度分析克隆人技术的社会影响,人体器官移植的宪法学意义等。此外,作者还对死刑制度、自杀问题、安乐死问题等诸多宪法学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论人的尊严》
作者:[德]瓦尔特·施瓦德勒(Walter Schweidler)
译者:贺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瓦尔特·施瓦德勒,德国政治哲学和现象学领域专家,艾希施泰特天主教大学哲学系教席教授,兼任Verlag Karl Alber出版社“现象学”书系和Academia出版社“东西方思维道路”书系主编。
贺念,四川大学哲学系特聘副研究员,全国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对人的尊严的保护,凝聚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共识。“人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这句话被镌刻在了德国宪法的开头。本书站在德国哲学的视角指出,人的尊严是所有人权的哲学性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人的尊严问题,才能为人权为什么必须得到保障找到充分的理由。本书通过对“人是什么”、人的本性、人的义务、自然法与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人格和生命的文化等命题的深入探讨,叩问了人的尊严这一基本命题,值得一读。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颜佳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