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 第32400篇《甘肃社会科学》 2018年第1期
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行为合法性的判断——以《民法总则》第111条为中心
内容摘要
《民法总则》第 111 条要求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行为应当具有合法性,即个人信息应当依法收集、利用,不得非法收集、利用,但该条并没有对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行为合法性的判断标准作出规定。为充分发挥个人信息的经济效用,不宜一概以被收集者同意作为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行为合法性的前提。个人信息的去身份化处理虽然能够降低个人信息利用过程中的隐私风险,但其实质是将个人信息转化为不包含个人身份信息的数据,无法真正解决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行为的合法性难题。出于隐私保护的需要,隐私信息的收集应当经个人同意,隐私信息以外的个人信息,则应当尽量弱化个人的同意。个人信息的利用也不得侵害个人隐私权,不得不当扭曲、损害个人的“数字化形象”。
关键词
民法总则;个人信息;去身份化;合法性;隐私权
结构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不宜一概以被收集者同意作为合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的必要条件
三、去身份化处理无法真正解决个人信息收集与利用的合法性难题
四、个人信息收集、利用行为合法性的具体判断
(一)个人信息收集行为合法性的判断
(二)个人信息利用行为合法性的判断
结语
(助理编辑:罗骜)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