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 第35741篇《法学研究》 2021年第3期
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规范模式
内容摘要
我国证券法采用两分法,将公司债券发行分为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并据此确定了公开发行优先适用证券法、非公开发行直接适用公司法的法律基础。然而,两分法划分标准有失周延,划分结果未必科学,难以适应债券市场的复杂与多变,容易产生规制效果偏离规制目标的情况。为了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规范发行公司的债券融资行为,可以在两分法的基础上引入注册豁免规则,但应避免将注册豁免简单等同于非公开发行,或将之视为公开发行的对立物。通过发展豁免事由,将某些看似非公开发行的债券融资纳入发行注册,并将某些看似具备公开性的发行归入注册豁免,再通过引入转售控制规则,降低变相公开发行的概率,增强非公开发行规则的适应性。我国证券法应当确认交易商协会、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在规范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中的监管职能。
关键词
公司债券; 非公开发行; 私募; 非法集资; 注册制
结构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内涵及展开
(一)公司债券的传统定义及延展
(二)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反向界定
三、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本质
(一)非公开发行的界定模式
(二)非公开发行与注册豁免
(三)非公开发行与私募
(四)小结
四、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外延与转售控制
(一)转售的控制依据
(二)转售的控制逻辑
五、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的实现机制
(责任编辑:梁茜)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