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 第36140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期
论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内容摘要
在高倡合同自由原则、强调法律为社会经济发展尽力服务的近现代,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甚至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均有其适当的位置。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产生补偿关系、原因关系和执行关系。第三人取得请求债务人为给付的权利,基本上为债权,至于可否取得物权、矿业权、知识产权,原则上应作否定回答,但不宜绝对化,在权利变动采取意思主义的领域,可以考虑承认第三人基于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约定而径直取得此种权利。一般来说,债权人不得撤回或终结第三人的权利。不过,从合同及其目的或其他情事中可推知,债权人保留了在某些情况下撤回或终结第三人权利的权利,即债权人可不经第三人同意就变更或撤回第三人的权利。在债务人不履行其义务时,第三人无权变更或解除合同。在解除权的成立要件和行使要件均已具备的前提下,债权人不解除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会使自己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遭受严重的损失。对此,可有两条路径解救债权人: 一是债权人代债务人向第三人为清偿,然后行使解除权,终止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二是债权人径直行使解除权,至于第三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债权人可先向第三人赔偿,而后向债务人追偿。补偿关系可产生债务人对于第三人享有最广泛意义上的抗辩,所有能够使债务人的给付义务消灭或推迟履行的事由均被包括在内,除非当事人通过约定排除了这些抗辩的一部分或全部; 在正常情况下,债务人有权向第三人主张其可对债权人主张的抗辩。
关键词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补偿关系; 原因关系; 执行关系; 第三人的权利
结构框架
一、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概说
二、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的界定与类型
三、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项下的“三边”关系及其考察
四、第三人取得权利的时间
五、变更合同、撤回或终结第三人的权利及限制
(实习编辑:张莹钰)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