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2日 第36451篇《政法论坛》 2022年第4期
公司分配的类型规制与体系调适
内容摘要
现行公司法对各类广义分配行为采类型规制,缺乏体系协调。《公司法(修订草案)》扩充了分配规则的适用范畴,并在责任一端进行了统筹,但公司分配的外延范畴仍然模糊,各类分配行为的资产标尺和决策机制不一,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利益衡量结构来看,公司分配涉及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中,公司利益属于优位利益,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居次。就公司利益而言,分配本身属于商事裁量事项,由于所涉公司利益高度动态化,应由向公司负担信义义务的董事予以决策;就债权人利益而言,各类分配导致公司资产向股东返还的同质效果,进而影响债权人利益,具有统一规制的逻辑基础;就股东利益而言,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释放自治空间。在草案的后续完善中,应着力于完善公司分配的外延范畴和内部体系:将禁止抽逃出资规则改造成不得返还资本规则;通过引入广义分配的一般条款,抑或引入变相分配规则,填补分配范畴的漏洞;将各类分配的资产标尺予以统一,并将分配的决定权分配给董事会。
关键词
广义分配;变相分配;抽逃出资;利益衡量;公司治理
结构框架
一、公司分配的类型规制与初步协同
(一)广义分配的初步协同
(二)分配制度的体系缺憾
二、公司分配的类型漏洞与外延关系
(一)抽逃出资在分配体系中的定位
(二)分配类型的漏洞填补与抽逃出资规则的改造
(三)公司分配类型之间的外延关系
三、公司分配的利益衡量结构
(一)公司分配中的利益冲突
(二)公司分配中的利益衡量
四、公司分配体系的规范调适
(一)基于债权人利益的分配标尺协同
(二)基于公司利益的分配决策机制
结论
(实习编辑:马国杰)
文献链接:https://https://t.cnki.net/kcms/detail?v=_HWLwmVtq3bgfhZNaCUHqplws_2_-J7b6_poEOZ-rn6_wbj2XUa3msAUtk8HPZvSN8rygD92_SX8COJArQFZ4J7kRaconcqvlh7oaX25KfgpflhkqAHbOg==&uniplatform=NZKPT
作者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