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房绍坤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硕士。
学习经历:
1981年10月至1985年7月辽宁大学法律系本科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至现在烟台大学法律系(现法学院)任教(1991年任讲师,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
历任烟台大学法律系行政秘书、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系主助理、副系主任、法学院院长、烟副校长等职;
现任烟台大学校长。
研究方向:
物权法、侵权法、合同法、商法。
学术成就:
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全国首届高校百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入选全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教材60余部,承担及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13项。
荣誉获奖:
1.全国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
2.全国优秀教师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5.《民事责任论》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民事立法瑕疵及其原因与矫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民商法原理》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新合同法原理》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继承法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0.《民法》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
11.《公司瑕疵设立的法人格规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2.《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3.《公益征收法研究》获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教学研究论文:
1.《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道德意义的探讨》,载《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10期;
2.《如何顺利地通过律师自学考试》,载《中国当代教育》2003年第7期;
3.《当代法律家培养的困境及出路》,载《烟台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WTO与中国法学教育的现代化》,载《山东省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5.《21世纪法学专业的教育方法及其改革》,载《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高教研究专辑;
6.《21世纪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路》,载《烟台大学学报》2004年高教专辑;
7.《构建富有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水平稳步提高》,载《传承历史呼唤未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教学表彰:
1.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3年(证书);
2.《民法》(教材),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位),2006年(证书);
3.《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特色与成效》,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首位),2005年;
4.《法学院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的构想》,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位),2002年;
5.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年;
6.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
学术研究课题
1.《用益物权基本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5年,负责人;
2.《中国未来民法典·继承权制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1—2003年,第二位;
3.《特许物权研究》,司法部科研课题,2003—2005年,负责人;
4.《矿业权法律制度研究》,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2006—2009年,负责人;
5.《山东省水权及其市场化理论研究》,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06—2009年,负责人;
学术论文:
1.《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问题》(首位),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2.《公司瑕疵设立的法人格规制》(首位),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
3.《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独立),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4.《构建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首位),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
5.《民事习惯的动态法典化》(首位),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期;
· 继父母子女之间继承权释论
· 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公告的体系定位——以《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9条为中心
· 遗赠效力再探
· 《民法典》中受遗赠人探析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议效力之认定
· 民法典用益物权规范的修正与创设
· 论民法典中的居住权
· 新《土地管理法》的进步与不足
· 新承包法视阈下土地经营权信托的理论证成
· 继承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为分析对象
· 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完善——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为分析对象
· 论民法典继承编与物权编的立法协调
· 物之附合的物权法规范设计
· 论个人信息人格利益的隐私本质
· 论紧急救助情形下救助人不承担责任的条件——以《民法总则》第184条为分析对象
· 论民法典物权编与总则编的立法协调
· 论继承导致的物权变动——兼论继承法相关制度的完善
· 论民法典物权编与合同编的立法协调
· 论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立法中的外部体系协调
· 论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立法中的外部体系协调
·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规定地役权
· 标表型人格权的构造与人格权商品化批判
· 民法典物权编用益物权的立法建议
· 论以租抵债
· 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主体类型
· 论附合的物权法规则
· 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中国民法
· 论人格权一般条款的立法表达
· 论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资本认缴制下的公司信用保障
· 美国法上临时禁令的适用及借鉴
· 论加工的物权法规制
· 共有物分割判决法律属性之阐释
· 论加工的物权法规制
· 论共有物分割之诉的法律属性
· 共有物分割之诉审理的若干问题
· 共有物分割之诉审理的若干问题
· 遗嘱形式完善三题
· 论因事实行为导致的物权变动
· 论新债清偿
· 农民住房抵押之制度设计
· 公正遗嘱优先效力论争
· 公证遗嘱优先效力论争
· 民法典制定背景下的合伙立法
· 诉讼时效停止制度的立法选择
· 民法典制定背景下的合伙立法
· 农民住房抵押之制度设计
· 论共有物裁判分割的方法与效力
· 我国民法典编纂中时效立法的三个问题
· 民事法律的正当溯及既往问题
· 论主观意思在破产撤销权中的地位
· 父母法定继承顺位的立法论证
· 关于民法典总则立法的几点思考
· 导致物权变动之法院判决类型
· 法院判决外之法律文书的物权变动效力问题研究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几个法律问题
· 法院判决外之法律文书的物权变动效力问题研究
· 导致物权变动之法院判决类型
·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构建
· 关于修订继承法的三点建议
· 关于继父母子女之间继承权的合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