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刘保玉
刘保玉,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授、民商法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5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律系(现法学院);198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法专业;2004于山东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导师梁慧星教授);2005-200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王利明教授)。1988-2007年在山东大学法学院从事教学工作,1996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2007年任法学院副院长、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4-2014年任山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会长。2007年11月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任教,2008-2015年任法学院副院长。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在北航“我爱我师”评选活动中获“最具风度奖”。
现任职务: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授、民商法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物权法研究会副会长等,北仲、贸仲等仲裁机构仲裁员。
研究方向:
民商法。主要研究领域为物权法、债权法、侵权法、担保制度和民法原理。
个人荣誉:
独著、主编有《中国民法原理与实务》、《债权担保制度研究》、《物权法》《以法为本—法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物权体系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设计》、《担保法疑难问题研究与立法完善》、《债法总论》、《物权法学》、《民商法评论》、《担保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担保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等著作、文集,另有副主编及参编著作2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学》、《政治与法律》、《法学论坛》、《当代法学》、《法学杂志》、《政法论丛》、《民商法论丛》、《判解研究》等核心期刊及其它法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科研成果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多次获山东省教育厅、司法厅、山东大学、山东省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等奖励;2007年获首届佟柔民商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独著的《物权法学》2009年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作品奖。“论担保物权的竞存”、“论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及其相对性问题论纲”三篇文章入选中国法学创新网2010年发布的“民法学被引证数前200篇文章”。主持过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
著作
《物权体系论—中国物权法上的物权类型设计》(独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2005年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物权法》(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债权担保制度研究》(合著、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获山东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民法原理与实务》(合著、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获1995年山东大学优秀教材奖、山东省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以法为本—法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合著、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担保法疑难问题研究与立法完善》(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出版。
《债法总论》(合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民法》(参编,郭明瑞主编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7年第二版;2010年11月第三版)。
《民法总论》(参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商法学》(参编,王保树主编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教学用书),法律出版社2005年出版。
《民法学》(参编,江平主编“十一五”普通高校国家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2011年第二版。
《民商法评论》(第1—4卷,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物权法学》(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2009年10月获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作品奖。
《担保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出版。
《民商法疑难问题研究与立法完善》(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担保纠纷裁判D璞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