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陈巍

陈巍,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2001年获法学学士学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博士后出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工作经历:
1.2000年至2001年作为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第一批学员,参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项目,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十余件。
2.2001年至2004年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公益与法律援助中心”执行主任,负责该校诊所式法律教育项目和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实施,协助进行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
3.参加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历次国际研讨会,赴香港考察学习,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的法律诊所和社会公益组织建立了初步联系。
4.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人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任兼职教师,讲授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
5.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参加北京市委组织部选拔,赴北京市密云县司法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
6.2009年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7.2012年晋升副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研究。

社会兼职:
现任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
法学院法学实践中心副主任
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
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秘书

学术成就

主要科研成果:
1.《环境污染司法诉讼程序的专业化之路》,《环境保护》(CSSCI)2011年第12期,独著。
2.《美国调解制度纵览及启示》,《前沿》(CSSCI)2011年第4期,第二作者。
3.《调解中的社会规则——立足“小小鸟调解委员会”的调研与分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独著。
4.《论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庭审化改造》,《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独著。
5.《程序与实体关系的第三种模式》,《社会科学家》(CSSCI)2010年第9期,独著。
6.《证券虚假陈述赔偿诉讼的机制创新与评价》,《现代财经》(CSSCI)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
7.《欧洲群体诉讼机制介评》,《比较法研究》(CSSCI)2008年第3期,独著。
8.《我国群体诉讼机制的多元化构建》,《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独著。
9.《论仲裁与调解的结合》,《仲裁探索》2008年第2期,独著。
10.《缝隙策略:我国集团诉讼制度的移植路径探析》,《政治与法律》(CSSCI)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11.《新农村建设与基层司法改革》,《法学家》(CSSCI)2007年第1期,独著。
12.《司法改革应当以人为本——以民事诉讼为中心而展开的论述》,《中国司法》2007年第2期,第二作者。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13.《哲学范示转换与司法的价值观》,《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二作者。
14.《物权登记中的公证制度》,《法学论坛》(CSSCI)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
15.《我国代表人诉讼之评价》,《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刊,独著。
16.《公证与物权登记制度的衔接》,《法学家》(CSSCI)2006年第2期,独著。
17.《<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创新与不足》,《法商研究》(CSSCI)2005年第3期,第二作者。
18.《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独著,收录于《第一届全国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集》。
19.《新时期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自治化》,独著,收录于《2007年首都高校挂职锻炼博士生和博士后建言献策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0.《法学教育的目标体系》,载《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1.参著宋英辉、汤维建主编:《证据法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撰写5万字。
22.参著宋英辉、汤维建主编:《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撰写6万字。
23.参编汤维建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撰写7万字。
24.参编汤维建主编:《外国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撰写7万字。
25.参著汤维建等著:《我国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参著汤维建等著:《群体性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撰写12万字。

承担课题情况:
1.获2011年北航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研业务经费课题资助。
2.获2008年度第4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二等资助。
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集团诉讼问题研究》,承担10万字撰写任务。
4.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承担10万字撰写任务。
5.参加司法部2002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研究项目《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承担10万字的撰写任务。
6.参加200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承担10万字的撰写任务。
7.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2005年度重点课题《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研究》,承担5万字的撰写任务。
以上参加的课题所承担的撰写任务累计达40万字,成果将陆续出版。

本站收录作品

暂没有文章!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