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教育背景:
1982年至1985年在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中文专科毕业。
1983年上半年中央党校司法干部进修班毕业。
1984年至1986年在中国政法大学进修学院学习法律,专科毕业。
1988年至198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首届高级法官班毕业。
研究领域:
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人格权法、亲属法
工作经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
1969年初中毕业后插队,1970年12月应征入伍,1975年从事司法、法律研究工作,历任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审判组长,烟台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检察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
中央“五五”普法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亚洲区委员。
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澳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通化师范学院、吉首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一桥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荣誉奖励:
《侵权法论》获北京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国检察机关第一届金鼎奖优秀图书二等奖
《人身权法论》获第二届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民法》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奖
《物权法》(第二版)获第三届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将三等奖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获得全国检察机关第二届金鼎奖优秀论文一等奖
《侵权特别法的体系及适用》获全国法院第一届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获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7月)
《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获第二届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10月)
《连体人的法律人格及其权利冲突协调》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12月)
2013年发表的论文:
1.《我国媒体侵权责任与侵媒体权利保护》,韩国《比较私法》杂志2012年11月(去年没有登录,在中国法学发表过)
2.《人体变异物的性质及物权规则》(合著),《学海》2013年第1期
3.《自媒体自净规则保护名誉权的优势与不足》(合著),《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4.《论竞合侵权行为》,《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
5.《德国民法典规定一体化消费者概念的意义及借鉴》(合著),《法学杂志》2013年第1期
6.《我国配偶法定继承的零顺序改革》(合著),《中州学刊》2013年第1期
7.《关于恢复继承权宽宥制度的重新思考》(合著),《东南学术》2013年第1期
8.《全球消费者行政设置述评》(合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9.《我国老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突破及相关问题》,《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10.《论竞合侵权行为》,《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11.《预付款消费的违约责任与制度完善》(合著),《中国工商行政管理》2013年第3期
12.《消法关于消费者概念的规定应当修改》,《中国审判》2013年第6期
13.《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法学》2013年第7期
14.《消法修正案(草案)对侵权责任的改进及完善意见》,《工商行政管理》2013年第12期
15.《后让与担保:一个正在形成的习惯法担保物权》,《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检察日报介绍)
16.《侵害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侵权行为及其责任》,《法律科学》2013年第3期
17.《我国善意救助者法的立法与司法》(合著),《求实学刊》2013年第3期
18.《对我国继承法特留份制度的再思考》(合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9.《校园欺凌行为的侵权责任研究》(合著),《福建论坛》2013年第8期
20.《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第三人侵权行为》(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21.《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保护的法理基础》,《法律适用》2013年第8期
22.《老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突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8期(转载)
23.《我国配偶法定继承的零顺序改革》(合著),《新华文摘》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24.《广告责任不应当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5期
25.《广告责任不应当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互联网前沿》2013年第5期(重复发表)
26.《我国消费者行政的现状及改革》(合著),《法治研究》2013年第9期
27.《高速公路管理者对妨碍通行物损害的侵权责任》(合著),《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9期
28.《近亲属优先购买权及适用》(合著),《法律适用》2013年第10期
29.《日本消费者法法制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合著),《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30.《有关产品责任案例的中国法适用》(合著),《北方法学》2013年第5期
31.《中国侵权行为形态与侵权责任形态法律适用指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32.《有关产品责任案例的中国法适用》(合著),《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3.《“常回家看看”条款的亲属法基础及具体适用》,《法学论坛》2013年第6期
34.《论分别侵权行为》(合著),韩国论文集2013年12月31日
35.《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民事责任之解读》,《法律适用》2013年第12期
36.《为个人电子信息保护撑起立法“保护伞”》,《人民法院报》2013年1月16日(检察日报介绍)
37.《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注意的十个问题》,《检察日报》2013年3月22日第3版(半版)
38.《实践呼唤制定完善的中国民法典》,《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27日第7版(一版)
39.《世界侵权法统一运动的背景》,《法制日报》2013年9月4日第12版
2012年发表的论文:
1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类型体系及规则,当代法学2012年第3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对修正继承法十个问题的意见,法律适用2012年第8期
4.论网络侵权责任中的反通知及效果,法律科学2012年第2期
5.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理论的新发展,法学2012年第7期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是用婚姻法若干为题的解释(三)解读,东南学术2012年第1期
7.医疗管理损害责任与法律适用,法学家2012年第3期
8.中国媒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指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9.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的具体判断,法律适用2012年第4期
10.医疗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法商研究2010年2012年第5期
11.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及缺陷克服,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9期
12.医疗产品损害责任三论,河北法学2012年第6期
13.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河北法学2012年第12期
14.速度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河北法学2012年第3期
15.教唆人、帮助人责任与监护人责任,法学论坛2012年第3期
16.中国民法走向世界的基础和方法,法治研究2012年第9期
17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责任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的几点看法,中国审判2012年第5期
2011发表的论文:
1.抽象人格权与人格权体系之构建,《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
2.英美法私人侵扰规则的反思与借鉴,《判解研究》2011年第1辑
3.错误出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及适当限制,《北方法学》2011年第2期
4.体外早期胚胎的法律地位与保护规则,《判解研究》2010年第4辑
5.东亚地区侵权法实现一体化的基础及研究任务(中文繁体),《台湾法学》第169辑,2011年2月1日
6.百年中的中国民法华丽转身于曲折发展,《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7.不具名媒体报道侵权责任的认定,《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8.论网络侵权责任中的通知及效果,《法律适用》2011年第6期
9.论人格权的冲突与协调,《河北法学》2011年第8期
10.《侵权责任法》应对大规模侵权的举措,《法学家》2011年第4期
11.东亚地区侵权法实现一体化的基础及研究任务(韩文),韩国《庆熙法学》2010年第4期
12.中国民法典的立法过程及主要问题(日文),《一桥法学》第10卷第2号(2011年7月)
13.论消费者因性损害的赔偿基金制度,《法学经纬》第一卷
14.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成功之处,澳门《法律及司法培训文集》第五册2011年3月
15.《不具名媒体报道侵权责任的认定》,《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2011年第8期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民法基础》,《法律适用》2011年第10期
17、《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经营着责任的加重与适度》,《清华法学》2011年第五期
18.Medical liability Laws in China;The tale of two regimes,The tort Law Review,2011July 19/2
2010发表的论文:
1.《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一般人格权》,《广东社会科学》2010第6期
2.《侵权责任法的适用效力诸问题研究》,《新华文摘》2010第19期
3.《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自我决定权》,《学海》2010第5期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功与不足及完善措施》,《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0第9期
5.《<消法>规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不足与完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第5期
6.《论消费者隐形损害的赔偿基金制度》,《法学经纬》2010-09-01
7.《论消费者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优先保障》,《法治研究》2010年8期
8.《<侵权责任法>改革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成功与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第4期
9.《论消费者权益小额损害的最低赔偿责任制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0第4期
1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成功与不足及完善措施》,《清华法学 》2010第3期
11.《<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和适用》,《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0第5期
12.《三部有关物权法司法解释规定的十五个重要问题》,《河北法学》2010第5期
13.《<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第2期
14.《论侵权请求权的优先权保障》,《法学家》2010第2期
15.《中国侵权责任法大小搭配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庆熙法学》 2010-03-30
16. 《<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和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第1期
17.《地下挖掘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和具体规则》,《法学论坛》2010第2期
18.《法官适用<侵权责任法>应当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法律适用》2010第2-3期
19.《<侵权责任法>的八年立法之路》,《中国审判》2010第2期
20.《论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当代法学》2010第1期
21.《中国侵权责任法大小搭配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法学杂志》 2010第3期
22.《民事权利保护差别就在毫厘之间》,《法制日报》2010年12月30日第5版
23.《中国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展望》,《判解研究》2010年第3辑
2009年发表的论文:
1.《民法的公平与正义》,《法制日报·周末》2009年1月1日第6版
2.《2008年典型民事纠纷案件回顾》,《法制日报·周末》2009年1月1日第6、7、8版
4.《侵权责任法草案20大争论焦点》,《法制日报·周末》2009年1月8日第6、7版
5.《“三高危险责任”:退两步还是退一步》,《方圆法治》2009年第240期
8.《医疗损害责任的因果关系证明及举证责任》,《法学》月刊2009年第1期
10.《从一份执行案件民事裁定书存在的错误看加强执行监督的必要性》,《法治研究》2009年第1期
12.《侵权责任法之媒体侵权责任》,《法制日报》2009年3月4日第12版
13.《医疗损害责任概念研究》,《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3期
14.《论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判解研究》2008年第5辑
16.《侵权责任法应当规定商事侵权责任》,《法制日报》2009年3月18日第12版
17.《侵权责任法应当规定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法制日报》2009年3月25日第12版
18.《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19.《<侵权责任法草案>应当重点研究的20个问题》,《河北法学》2009年第2期
20.《山寨名人代言广告的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案例选》2009年第2期
22.《论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及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4.《客观与主观的变奏:原因力与过错》,《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5.《侵权责任法应当规定帮工责任》,《法制日报》2009年4月1日第12版
26.《医疗损害责任的立法原则和基本类型》,《法制日报》2009年4月8日第12版
27.《规定无过错责任应当着重解决限额赔偿问题》,《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8.《论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政法论丛》2009年第2期
30.《论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基本责任形态》,《河北学刊》2009年第3期
31.《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的侵权行为一般条款》,《法学论坛》2009年第3期
35.《侵权责任法应当规定行政侵权责任》,《法制日报》2009年5月27日第12版。
36.《间接妨害婚姻关系侵权责任构成与赔偿》,《人民法院报》2009年6月2日第六版。
37.《侵权责任法规定三高危险责任应当更合理》,《法制日报》2009年6月10日12版。
38.《商业行规与法律规范的冲突与协调》,《法治研究》2009年第9期。
39.《医疗过失的证明及举证责任》,《法学杂志》2009年第6期。
40.《损害特定纪念物品应给予精神损害赔偿》,《法制日报》2009年7月8日第12版
42.《侵权行为一般条款应当概括全部侵权行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日第9版
43.《精神损害赔偿的门槛应适当降低》,《法制日报》2009年7月15日第12版
47.《中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48.《完善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法制日报》2009年8月5日第12版。
49.《成年监护制度纳入侵权责任法是未雨绸缪》,《法制日报》2009年8月12日第12版
50.《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及适用条件》,《判解研究》2009年第2辑
51.《我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对国外立法经验的借鉴》,《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
52.《<侵权责任分担论>论文评议》,《法学家》2005年第5期
53.《论产品代言连带责任及法律适用规则》,《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0期
2009-2013年著作:
《民法(第二版)》,2010-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材
《侵权责任法》,2010-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
《婚姻家庭继承法》,2010-07-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材
《侵权损害赔偿(第五版)》2010-05-01 法律出版社 专著
《侵权责任法》2010-04-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案例解析》2010-04-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编著
《侵权责任法》2010-03-01 法律出版社 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精解》2010-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柒)——侵权法分则》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陆)——侵权法总则》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伍)——债权法》 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肆)——物权法》 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叁)——婚姻家庭法》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贰)——人格权法》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杨立新民法讲义(一)——民法总则》2009-11-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专著
《物权法(第三版)》2009-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材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研究》2009-08-01 法律出版社 著作
《医疗损害责任研究》2009-06-01 法律出版社 专著
《给法官讲侵权法》2009-06-01 人民法院出版社 著作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运用》2009-05-01 法律出版社 编著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运用》2009-05-01 法律出版社 编著
《亲属法新问题与新展望》2009-03-10 人民法院出版社 编著
《债法总论》2009-02-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
《身边的法律顾问:人身损害赔偿》2009-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著
《民法总则》,法律出版社
《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
《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
《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债与合同法》,法律出版社
《家事法》,法律出版社
《民法帝国》,中国法制出版社
代表性项目:
《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03BFX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项)
《中国民法典总则立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05JJD820010)(教育部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
《民法法律物格制度研究》(05SFB2031)(司法部2005年一般项目)(已结项)
《民事权利保全请求权体系与民事行为规制研究》(06AaFX004)(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中国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CLS(2006)YB14)(中国法学会2006年项目)(已结项)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研究》(C0814)(中国法学会2008年项目)
· 类保证:增信措施的性质与适用法律规则
· 婚姻缔结之际的损害赔偿责任
· 利用个人信息自动化决策的知情同意规则及保障——以个性化广告为视角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4条规定
· 民事权利客体:民法典规定的时隐时现与理论完善
· 从原则到例外:《民法典》时间效力规则的体系化展开
· 被侵权人对侵权连带责任人的选择权
· 侵权损害赔偿定期金规则的欠缺与具体适用
· 侵权责任:徘徊在债与责任之间的立法价值
· 民法典对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规则的改进与适用方法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完善我国亲属制度的成果与司法操作
· 民法典对侵害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完善
· 我国继承制度的完善与规则适用
· 我国民法典对类法典化立法的规则创新
· 物业服务合同:从无名合同到典型合同的蜕变
·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立法的创新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文精释与实案全析
· 民法典物权编规定的抵押权新规则解读
· 我国《民法典》对类法典化立法的规则创新
· 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离婚冷静期的立法评估
· 合同变更禁止推定规则及适用
· 侵权责任编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增加震惊损害赔偿
· 人格自由与人身自由的区别及价值——《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第774条第2款、第784条及第791条的规范分工
· 共同饮酒引发醉酒死亡侵权案件的法律适用界限
· 自动驾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则设计
· 广义合同变更规则研究——《合同变更案件法律适用指引》的内容及依据
· 电子商务民事责任的立法基础与基本规则
· 电子商务交易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规则
· 侵权责任法回归债法的可能及路径——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二审稿修改要点的理论分析
·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
· 民事责任在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管控中的作用
· 《侵权责任法:条文背后的故事与难题(第2版)》
· 《中国侵权责任法研究(四卷本) 》
· 《侵权责任法》
· 债权侵权责任认定中的知悉规则与过错要件——(2017)最高法民终181号民事判决书释评
· 民法分则设置人格权编的法理基础——对人格权编不能在民法分则独立规定四个理由的分析
· 《中国侵权责任法研究(四卷本)》
· 民法总则民事责任规定之得失与调整
· 人格权立法中国经验的解读与定型
·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中国当代民法的历史性跨越
· 民法人格权编的政治基础与学术立场、立法技术的统一
· 我国民法典立法思想的选择和坚守——从《民法总则》制定中的立法思想冲突谈起
· 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从公权利到私权利的转变
· 单方废弃夫妻共有的人体胚胎之侵权责任认定
· 修订侵权责任编应对动物园动物损害责任归责原则进行调整
· 人格权是独立的民事权利类型
· 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 ———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条文释评
· 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继承权的保障制度改革
· 《民法总则》规定的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 适当放开代孕禁止与满足合法代孕正当要求
· 杨立新:江歌事件应当在《民法总则》框架内解决
· 我国《民法总则》成年监护制度改革之得失
· 民法总则新规则对编修民法分则各编的影响
· 《民法总则》规定的民法特别法链接条款
· 我国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冲突及具体适用
· 《民法总则》规定对修订分则物权编三个重大问题的影响
· 《民法总则》规定的隐藏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
· 《民法六讲》
· 《民法总则》规定的非法人组织的主体地位与规则
· 民法总则规定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及重要价值
· 民法分则继承编立法研究
· 《民法总则》中部分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民法总则规定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及重要价值
· 《民法总则》对民法基本规则的成功改革与成因
· 把公序良俗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体现了当代法治精神
· 高压电力设施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界定
·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消费者概念的重要价值
· 民法分则继承编立法研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要义与案例解读》
· 论侵权责任并合
· 论侵权责任并合
· 民法分则物权编应当规定物权法定缓和原则
· 民法分则侵权责任编修订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我国地方立法规定好撒马利亚人法的可行性——兼论民法典对好撒马利亚人法规则的完善
· 小产权房改革宜变“堵”为“疏”
· 民法典编纂:中国立法史上的里程碑
· 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如何自动续期
· 网络交易法律关系构造
· 网络交易规则研究
· 商品欺诈惩罚性赔偿责任适用范围争议之我见
· 民法总则规定民事责任的必要性及内容调整
· 侵权责任法的不确定并列责任主体
· 采用梯次方法编纂民法典
· 我国虚假广告责任的演进及责任承担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的核心价值
· 我国地方立法规定好撒马利亚人法的可行性——兼论我国民法典对好撒马利亚人法规则的完善
· 《继承法修订入典之重点问题》
· 网络交易中的消费者之民法地位
· 我国继承法修订入典的障碍与期待
· 《法院审理侵权案件观点集成》
· 杨立新:泣别振瀛恩师
· 消费欺诈行为及侵权责任承担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格权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
· 70年期满自动续期后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 适当放开代孕禁止与满足合法代孕正当要求——对“全国首例人体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后续法律问题的探讨
· 消费者保护中的服务及其损害赔偿责任
· 《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用益物权》
· 网络媒介平台的性质转换及其提供者的责任承担
· 网络媒介平台的性质转变及其提供者的责任承担
· 生产者在网络交易平台责任中的地位
· “自动续期”的核心价值是一次取得永久使用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续期的法律问题
· 机动车代驾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研究
· 编纂民法典必须肃清前苏联民法的影响
· 《民法总则》制定与我国监护制度之完善
·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服务的损害赔偿责任及规则
· 网络交易信用欺诈行为及法律规制方法
·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为消费者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法理基础
· 第三人过错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承担——环境侵权司法解释第5条规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
· 民法总则编的框架结构以及应当规定的主要问题——杨立新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建议稿的设计思路
· 我国民法典总则编应当规定法例规则
· 环境侵权司法解释对分别侵权行为规则的创造性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解读
· 法官的保守与创新
· 《民法新思维(第2辑)》
· 民间借贷关系法律调整新时期的法律适用尺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解读
· 遗产继承归扣制度改革的中间路线
· 对我国继承法特留份制度的再思考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运用
· 论不真正连带责任类型体系及规则
· 论民法典中债法总则之存废
· 后让与担保: 一个正在形成的习惯法担保物权
· 非传统销售方式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反悔权及其适用
· 一份标志人伦与情理胜诉的民事判决——人的体外胚胎权属争议案二审判决释评
· 我国消费者保护惩罚性赔偿的新发展
· 我国民事权利客体立法的检讨与展望
· 德国民法典规定一体化消费者概念的意义及借鉴
· 我国老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突破及相关问题
·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一般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 网络平台提供者的附条件不真正连带责任与部分连带责任
· 中国大陆的住宅房屋租赁权及规则
· 东亚民法学术大会2015年年会上的闭幕致辞
· 世界侵权法学会第二届年会圆满结束
· 东亚民法学术大会2015年年会上的开幕致辞
· 企业法人名誉权侵权责任的界限判定
· 我国《民法总则》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统一论
· 侵犯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 触电司法解释废止后的若干法律适用对策
· 网络平台提供者的附条件不真正连带责任与部分连带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建议稿(杨立新等)
· “常回家看看”条款的亲属法基础及具体适用
· 论侵权请求权的优先权保障
·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 侵害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 人的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其继承问题
· 侵权赔偿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的交叉与分野
· 当前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三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 世界侵权法的历史源流及融合与统一
· 后让与担保:一个正在形成的习惯法担保物权
· 论民法典中债法总则之存废
· 《从契约到身份的回归》
· 媒体侵权和媒体权利保护的司法界限研究:由《媒体侵权责任案件法律适用指引》的制定探讨私域软规范的概念和司法实践功能
· 自书遗嘱的形式要件与法律效力——对一起违反形式要件要求错误认定自书遗嘱效力的典型案件的分析
· 一份标志人伦与情理胜诉的民事判决——人的体外胚胎权属争议案二审判决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