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民商法律网>授权学者>马新彦
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马新彦

马新彦,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1978年入读吉林大学法学院。
1982——1985年于母校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民法学家陈国柱先生。
1999年——2002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

工作履历:
1985年在吉林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
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
1995年10月获美中法学教育交流委员会的批准,在美国杜克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
1999年被聘为教授,200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2004年12月应邀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法学院访问座谈。
2005年6月应日本学习院大学法学院邀请作合同法专题讲座。
2010年到意大利罗马大学参加物权法国际研讨会
现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曾赴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领域:
债权法、物权法、英美契约法

奖励与荣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
第五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五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长春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吉林大学200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宝钢优秀教师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业绩突出个人
吉林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先进个人;
吉林大学“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先进个人
吉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吉林大学民法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吉林省民法学优秀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

学术成就

承担课题:
1、《美国财产法与判例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1998年至2002年 本人承担全部
2、《债权效力研究》,吉林大学世川良一项目,1998年-2001年 本人承担全部
3、《现代私法上的信赖规则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02年至2005年 全部
4、《知识经济时代侵权责任的理论阐释与制度创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不动产登记制度比较》,司法部国家法制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
6、《私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
7、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未来民法典“法律除外条款”正当化研究》

论文:
1、《一物二卖的救济与防范》,《法学研究》2005年第二期
2、《罗马法所有权理论的当代发展》,《法学研究》2006年第1 期;
3、《信赖原则在现代私法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究》2009年第 3 期;
4、《内幕交易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
5、《诉讼代位制度初探》,《中国法学》1992.4
6、《美国财产法上的现实所有权研究》,《中国法学》2001第4期
7、《信赖原则下的规则体系在民法中的定位》,《中国法学》2011.6
8、《论民法对合同行政审批的立法态度》,《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
9、《民法总则代理立法研究》,《法学家》2016年第5期。
10、《信赖与信赖利益考》,《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11、《论知识经济时代空间隐私权的侵权法保护——以美国侵权法空间隐私权保护为启示的研究》,《法律科学》2010年第2期。
12、《两大法系信赖法则的融合——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民法典>为对象》,《法学评论》2012年第6期。
13、《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兼析民事诉讼法第第56条》,《法学评论》1992年第2期。
14、《物权立法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法商研究》2005年第五期
15、《典权制度弊端的法理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第一期,高校文摘、人大报刊资料转载,获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16、《信赖规则之界定》,《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中国民法学精翠》2003年卷全文转载
17、《美国不动产法地役权之相邻权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18、《形式要件与法律行为的效力》,《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六期
19、《债权人代位权异点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3期
20、《现实担保的救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21、《论现代私法上的信赖规则》,《清华法学》3003年第三卷
22、《督促程序若干问题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2期。
23、《网络服务提供者共同侵权连带责任之反思——兼论未来民法典的理性定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
24、《论信赖规则的逻辑结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四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中国民法学精翠》2004年卷全文转载
25、《美国转交付制度的利用及改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四期。
26、《美国衡平法上的地役权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27、《妨碍及其救济——解析我国物权法第35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8、《我国未来侵权法市场份额规则的立法论证——以美国侵权法研究为路径而展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9、《论惩罚性赔偿的损害填补功能能——以美国侵权法惩罚性赔偿制度为启示的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0、《论不动产占有的公示效力》,《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31、《浮动抵押制度的价值冲突与解决——以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全新阐释为目的的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32、《英美法遗产信托制度研究——建伦我国遗产继承制度的完善》,《求是学刊》2014年第1期。
33、《现代化通讯工具大规模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构建》,《求是学刊》2013年第1期。
34、《网络侵权中转发者责任考察》,《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2期。
35、《第三方电子支付中责任归属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第3期。
36、《电信网络运营商强制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立法论证》,《当代法学》2014年第3期。
37、《受赠人权利三论——兼评<合同法>第十一章》,《当代法学》2000年第2期。
38、《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几个问题》,《当代法学》1990年第2期。
39、《顺应改革需要的一部重要法律——谈民事诉讼法的新特色》,《当代法学》1991年第5期.
40、《再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代法学》1992年第2期。
41、《法律行为形式要件的反思与未来民法典的完善》,《政法论丛》,2016年第3期
42、《论地役权的时代性展开》,《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43、《妨碍及其救济制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8期。
44、《论反诉与本诉的牵连性》,《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3期。
45、《制定和完善民法是经济改革的迫切需要》,《法学》1984年第9期。
46、《论既判力的溯及范围》,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1卷
47、《美国不动产法上的地役权研究》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4卷,梁慧星主编:《迎接WTO》梁慧星主编之域外法律制度研究集第2辑
48、《地役权的借鉴与重构》,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9、《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兼论优先购买权在未来民法典中的定位》,《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0、With Consideration to System Arrangement of Civil Code, US-China Law Review, Jul.2005, Volume2, No.7(Serial No.8)

著作:
1、《美国财产法与判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合同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物权法》(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物权法法条精义与案例解析》(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6、 《合同法》(主编、合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合同法》(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合同法》(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三版
9、《民法的现代性与制度现代化》(主编、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公民法律全书》(副主编、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1、《经济犯罪专论》(合著),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
12、《民事诉讼法学》(合著),1989年版;
13、《中国民法经济法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副主编、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本站收录作品
• 网络侵权中转发者责任考察
• 浮动抵押制度的价值冲突与解决——以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全新阐释为目的的研究
• 论不动产占有的公示效力
• 网络服务提供者共同侵权连带责任之反思——兼论未来民法典的理性定位
• 两大法系信赖法则的融合
• 电信网络运营商强制消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立法论证

本站收录作品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本网站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全部运作资金 Copyright◎200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855号  
E-mail: ccclarticl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