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罗昆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司法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博士后。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系,法学学士(2001)。
2.武汉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法学硕士(2004)。
3.武汉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法学博士(2007)。
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法学博士后(2007-2010)。
5.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Chicago-Kent College of Law),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5-2016)。
6.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学者(2018-2019)
代表性论文:
1.《人文主义与民法典中人格权法的立法体例》,载《人大法律评论》2004年卷。
2.《合会合同研究》,载《民商法论丛》第28卷。
3.《财团法人设立原则探析》,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4.《中国非政府组织立法的审视与展望》,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5.《物权法第23条对动产物权变动规则的影响》,载《法学》2009年第5期。
6.《物权法第116条适用范围探讨》,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10期。
7.《合同效力瑕疵制度中的类型思维及其问题》,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6期。
8.《违约金的性质反思与类型重构——一种功能主义的视角》,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5期。
9.《我国违约金司法酌减的限制与排除》,载《法律科学》2016年第2期。
10.《我国民法典法人基本类型模式选择》,载《法学研究》2016年第4期。
11.《我国基金会立法的理论辩正与制度完善》,载《法学评论》2016年第5期。
12.《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第4辑。
13.《鼓励交易原则的反思与合理表达》,载《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7期。
14.《捐助法人组织架构的制度缺陷与完善进路》,载《法学》2017年第10期。
15.《合同法与人格权法的互动探讨》,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6期。
16.《缔约方式发展与民法典缔约制度完善》,载《清华法学》2018年第6期。
著作:
1.《非营利法人的私法规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专著)。
2.《财团法人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专著)。
3.《商事思维与商法实践——湖北省商法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特辑》(副主编)。
主持的纵向课题:
1.教育部青年项目《民法典制定中非营利法人立法问题研究》(2008)
2.湖北省法学会重点项目《违约金的司法调整制度研究》(2013)
3.中国法学会部级青年项目《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2013)
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企业基金会法律问题研究》(2014)
5.中国法学会部级一般项目《司法解释创设的合同法新制度实证研究》(2016)
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项目《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