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学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质疑塑造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灵魂。 |
高其才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教育背景:
1985年7月在重庆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3年8月在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2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
1985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武汉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工作。
1997年12月至今,清华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工作。
研究领域:
习惯法
其他事项: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学会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
著作:
1.《中国习惯法论》(独著),湖南出版社,1995年4月。
2.《中国习惯法论(修订版)》(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1月。
3.《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4.《瑶族习惯法》(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5、《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合著,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6.《瑶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7.《司法公正观念源流》(合著,第一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4月。
8.《基层司法——社会转型时期的三十二个先进人民法庭实证研究》(合著,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
9.《乡土司法——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合著,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
10.《政治司法——1949—1961年的华县人民法院》(合著 ,第一作者),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
主编:
1.《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的实践》(两主编之一),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8月。
2.《当代中国民事习惯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
3.《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
4.主编《中国司法研究》书系,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伦理司法》等五本。
5.主编《习惯法论丛》,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两本。
教材:
1.《法理学》(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2.《法理学》(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
3.《法律基础》(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4.《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法律出版社,2010年5月。
论文:
《论市场经济中我国法学之对策》
《法理学发展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
《现代立法理念论》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两难境地》
《中国的习惯法初探》
《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
《论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
《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
《现代化进程中的瑶族“做社”活动——以广西金秀郎庞为例》
《试论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
《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因素——文化视角的实证分析》
《中国律师执业中的法律与关系因素——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的分析》
· 自我卫护:习惯法视野下非常时期的城市社区管控规范——以2020年初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对象
· 论人民法院对民事习惯法的适用
· 通过村规民约改变不良习惯探析——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石引村为对象
· 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
· 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中央规范性文件角度的考察
· 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
· 认可、吸纳与空漏:《民法总则》对习惯的规范及完善
· 民法典编纂与民事习惯——立法、司法视角的讨论
· 延续法统:村规民约对固有习惯法的传承——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为考察对象
· 通过村规民约保障人权——以贵州省锦屏县为对象
· 调查总结民事习惯与民法典编纂
· 民法典编纂应当承认和肯定优秀民事习惯
· 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
· 当代中国宪法中的习惯
· 尊重生活、承续传统:民法典编纂与民事习惯
· 当今瑶山的神判习惯法———以广西金秀六巷和田一起烧香诅咒堵路纠纷为考察对象
· 乡土法学初论
· 乡土法杰与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以广西金秀六巷下古陈盘振武为对象的考察
· 乡土社会中的人民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