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理解与适用》
作者:杨思斌、李德建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杨思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慈善总会理事、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李德健,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理事等。
本书由深度参与本次《慈善法》修法研究工作的学者主编,对修改后的《慈善法》进行逐条解读,更加清楚地呈现修改过程中的争议要点。本书法条解读与指导实务工作并重,在系统梳理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致力于解决慈善实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把握法律意涵与精神。
2. 《中国慈善信托法基本原理》
作者:赵廉慧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赵廉慧,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顾问、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事法研究会理事等。
本书从慈善法中的慈善信托、信托法中的慈善信托、实务操作背景下的慈善信托法规则和原理以及比较法背景下的中国慈善信托法这四个理论维度展开,对我国慈善信托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在承认参考英美乃至日本的制度及其理论内核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在我国的法律框架内对慈善信托法的原理和制度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进而催生中国慈善信托法的自洽话语体系为核心关切,尝试构建中国特色的慈善信托法解释论,在现行法律规范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中国慈善信托法的基本分析框架,在具体规则的分析中呈现慈善信托法的理念和制度价值。
3.《慈善法与自由国》
作者:[澳]马修·哈丁
译者:吕鑫、李德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3月
马修·哈丁,墨尔本大学法学院教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慈善法学会会长。
吕鑫,浙江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等。李德健,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理事等。
本书对普通法地区的慈善法发展作了全面阐述,在横向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慈善法现状进行充分比较,在纵向上则对慈善法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力求揭示这些法域慈善法的真实样貌及其规范意义。本书的核心论点是,自由主义世界观特别重视公民个体选择其生活道路之自由,颂扬存在方式与价值事项的多样性,正因如此,当今普通法世界的慈善法才具有了广泛的吸引力。作者通过充分阐释英美法系慈善法当下的发展差异与深层原因,为中国慈善法理论研究、批判借鉴提供重要的参考和经验。
4. 《慈善法史1532~1827》
作者:[英]加雷思·琼斯
译者:吕鑫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加雷思·琼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唐宁英国法讲座教授”。
吕鑫,浙江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等。
本书讲述了从1532年宗教改革到1827年埃尔登伯爵卸任大法官职位期间的慈善法发展历程,展现在现代法律的轮廓逐渐浮现之际,现代慈善法如何形成其雏形。作者在书中详尽阐述了宗教、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对慈善法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对慈善的界定以及近似原则的影响,并表明了程序性因素对界定法律中的慈善及其界限的重要性。在此之上,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法不应仅仅重视对慈善予以监督,更应强调的对慈善赋予特权。全书条分缕析,论证详实,为全面了解慈善法的发展过程及制度目的大有裨益。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范世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