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 《论缔约过失责任》
作者:陈吉生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陈吉生,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原广东省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虽然我国审判实践经常运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但由于其性质、归责原则、保护客体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出现了极其明显的裁判分析。本书立足裁判分歧,以法官的视角出发,梳理评价国内外各种学说理论,归纳剖析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立法论与解释论上的改进建议。本书论据充分,逻辑缜密,能够让读者全面地了解缔约过失责任在实践中的问题。
2.《论缔约过失》
作者:[德]鲁道夫·冯·耶林
译者:沈建峰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鲁道夫·冯·耶林,德国19世纪著名法学家,曾先后在柏林、巴塞尔、罗斯托克、吉森等多所大学任教。
沈建峰,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是耶林的一项重大贡献,对后世各国民法典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系耶林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集中呈现,从典型案例出发,分析违约侵权二分法的不足,并创造性地提出缔约过失责任。书中不仅有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的理论建构,还有以典型案型为示范的实践运用。本书行文流畅,逻辑缜密,能够让人更为深入地了解缔约过失责任。
3.《缔约过失构成与类型》
作者: 王洪亮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王洪亮,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民法典》虽然明文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但在构成、类型、体系以及功能上,尚没有进行彻底的反思。本书立足司法实践,分析了缔约过失的发展历史、一般构成模式、理论基础,以及缔约过失责任之主要类型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力图构造出缔约过失的体系与一般理论基础。本书论证严谨,论据充分,能够让读者对缔约过失责任产生更为系统的认识。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夏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