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 > 法律书屋 >正文

书单书评|我读274:书单|法律谈判怎么谈?

发布日期:2024/6/30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法律谈判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争端的防止和解决

导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争端的防止和解决,我国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必然趋势。谈判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法律谈判具有独特的价值功能,在法律实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单将展示中外三本有关法律谈判的书籍,希望为读者深入理解法律逻辑和沟通技巧、提升法律谈判技能提供些许帮助。

内容

  1.《三维谈判——在至关重要的交易中扭转局面》


  

                               

                                 作者:[美]戴维•A.拉克斯,[美]詹姆斯•K.西贝尼厄斯

                               译者:梁卿,夏金彪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9年7月


  [美]戴维·A.拉克斯:谈判战略公司拉克斯·西贝尼厄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曾担任哈佛商学院教师、投资银行家。

  [美]詹姆斯•K.西贝尼厄斯: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拉克斯·西贝尼厄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曾担任哈佛法学院谈判项目副主席。

  大多数谈判人员陷入了“双赢与输赢”的思维定势,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谈判桌的正面交锋上。本书作者则认为,成功的、可持续的协议的关键在于,在正面的战术斡旋展开之前要及早把着眼点放在研究谈判桌以外的活动。本书从方案、交易设计、战术三个维度展开,通过大量切实可行的步骤和耳熟能详的案例,提供了具有革新价值的分析框架,阐释了创造持续价值的交易设计加上完全在谈判桌之外诞生的方案,如何使谈判人员早在谈判桌前坐下时,就已经能够面对于己有利的局势。正如作者在本书结尾所说,三维谈判人员应当是富有创意的建筑师、洞若观火的交易设计者、擅长说服的战术家,如果我们能将每一次说服的过程,都赋予如此诗意的解读和代入,在事前构思,在事后复盘,笔者以为,这对于我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都将大有助益。


  2.《为什么?》


 

  

                                  作者:[美]查尔斯·蒂利

                                译者:李钧鹏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美]查尔斯·蒂利: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曾任教于特拉华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李钧鹏: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辨析了一个重要却鲜有研究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理由的给定——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一精彩的命题,并且做了出色的解答。本书考察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以讲故事的形式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此外,作者将人们所给出的理由分为四类:惯例、故事、准则和技术性说明。人们会根据谈话对象和场合的不同给出不同类型的理由,有时还会在不同类型的理由之间进行转换,这也是作者的关切所在。总体来看,本书并非严肃的学术类作品,书中不少内容更像是随感而发,但作者提出的中心命题确实极为精彩,引导读者追溯细微之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深刻内涵。


  3.《法律谈判思维》


  

  

                                    作者:彭小龙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彭小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律谈判不仅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传统的法律谈判研究多侧重于技巧,而忽视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本书从法律谈判思维的知识架构、技术构成、情境构造、结构和运用与养成等方面切入,通过澄清法律实践的展开方式和基本性质,阐明本书倡导的“知行合一”的内涵及其要求。作者的这一理论为法律谈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法律谈判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双赢结果加以助力。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越纪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