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商法律网 > 悦读驿站 >正文

法学茶座|杨立新:心怀执念 云淡风轻——于《民法典》颁布四周年怀念佟柔先生

发布日期:2024/6/6 正文字号:

文章标签:#民法典  #民法典编纂  #佟柔

内容

在《民法典》诞生四周年之际,写作怀念一代民法先生佟柔教授的文章,心情颇不寻常。我不是佟柔先生的入门弟子,只是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政法领导干部专科班和中国人民大学高级法官班前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在佟柔先生的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之下研习民法,在他的指导下写作出版了《侵权损害赔偿》和《侵权特别法通论》两本专著和数篇文章。然而,通过时间不长的相处和学习,佟柔先生为民法典而奋斗的执念深深地感染和触动了我,并在我心中扎下根来。


  坚定选择


  回忆跟佟柔先生一起的生活,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高法班读书的一次课间休息,他随意地斜靠着教室前的墙壁上,叙说着他在大学毕业时的选择。
  那时候,北平刚刚解放,解放军南下势如破竹,需要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布局攻占的城市和农村的地方政府。政府和学校都在动员,佟柔先生也积极报名。这时,学校领导找他谈话,请他慎重考虑,因为新政权也需要民法,在学校传授民法理论,进行民事立法的准备,不比南下轻松。面临选择,佟柔先生坚定地选择了民法,因为他心中的执念,就是为新中国完成《民法典》的立法,因而选择留校任教。
  要知道,在那时的新政权中,知识分子极其缺乏。部队或者地方干部中的高小毕业生都算“知识分子”了,初中生、高中生当然更是少见,何况佟柔先生还是迎接新中国到来的大学生!
  我们围着佟柔先生听他讲故事,感慨万千。有同学插嘴问道:“佟老师,你那时若是跟着部队南下,现在怎么也得是地市一级的领导,甚至是省部级的高干了吧?”佟柔先生哈哈一笑,说:“我们那些南下的同学,现在有的是省部级,有的是地市级,当然都很好。”同学问:“您不觉得自己挺亏的吗?”他又是哈哈一笑:“这怎么会是吃亏呢?”同学说:“你看你的这些同学,有汽车、有洋房。你当一个教授,却什么都没有。” 佟柔先生指着我们笑着说:“我有你们啊!我有民法啊!这都是我的财富,他们却没有!”
  在这段对话中我没有插嘴,只是默默地听着,看着他脸上满足而惬意的神色。在他的脸上,我看到的是面临选择时心怀民法典的执念,因为这是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

  安贫乐道

  佟柔先生的生活其实是贫困的。以住房为例,当时他住的房子非常狭窄,我们去他家里看过,说实话,还不如我这个中级法院副院长的住房宽敞呢——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民法教授啊!
  学生们记忆最深的,是佟柔先生抽烟、烟瘾还大,可是他买不起好烟,一直抽着黑杆的天坛牌卷烟。佟柔先生在课间休息时,往往要点上一支“黑杆”过瘾,跟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吞云吐雾。我们站在他的身边听他神侃民法,在精神上深受启发,鼻子却被他的二手烟呛得够可以。我们劝他买一点好烟,他说他的“黑杆”有两点好处:一是便宜,二是有劲,什么中华、前门都不换。
  说心里话,佟柔先生不是不喜欢中华、前门,而是抽不起,因为他抽烟很凶,每天都要两盒。我以前也抽烟,但我烟瘾轻、抽得少,因而可以抽得精,例如一盒前门三角九,我可以抽三天,因而抽烟档次比佟柔先生高,起码不会抽这种呛人的“黑杆”。
  我看着佟柔先生心安理得的抽烟神态,心里一直在想,假如佟柔先生当年跟着部队南下,作为政府接收大员,当上了高级干部,怎么也比我们这些处级干部要好得多,总不至于抽这样的“黑杆”天坛吧?
  后来我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佟柔先生患了重病,送医院抢救也没有公车送,是身边的弟子凑钱打出租车去的医院,在医院走完了他的最后一段路,临终前却没有一句抱怨。

  坚守执念

  在司法机关工作25年之后,我也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当教授,开始去实现佟柔先生的民法典执念。
  不过,我们现在当民法教授,虽然干的是同样的民法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但是生活条件和佟柔先生那时却有天壤之别。不仅有了较好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外出讲课、做兼职律师,都会有一些收入,不再贫困。可是,当年的佟柔先生哪有这样的机会啊!
  佟柔先生安贫乐道、克勤克俭,心里想着的是有朝一日编纂完成中国《民法典》,让中国走进民法典时代。正是有此执念,生活中的一切坎坷都不在话下。我经常想,在佟柔先生69岁离开我们的时候,心中最大的遗憾一定不是生活的艰辛,也不是教授的地位不高,而是在他与江平、王家福、魏振瀛四大民法先生等完成《民法通则》立法之后,却没能看到《民法典》的诞生。在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诞生的那一天,我最先要告慰的就是佟柔先生。
  正是佟柔先生等民法前辈培养了我们这一代民法学者。我们接过了他们的执念,继续研究民法理论、培养民法后备人才,最终完成了编纂《民法典》的伟大工程,中国终于有了这部保护人民权利的法典。

  云淡风轻

  在回忆恩师的同时,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几十年来,他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一直是靠一己之力养活了一家,培育了七名子女。他说:“我能把这些孩子培养成人,就是我最满意的幸福生活。”我想,佟柔先生和我父亲这一辈人比我们要辛苦得多,但是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却是我们不能比的。相比之下,我父亲追求的是“小家”的幸福,佟柔先生追求的是“大家”的幸福,包括国家法治、法学教育、民法典的编纂。同样心怀执念,佟柔先生的执念更高一筹。
  执念有高低,但执着却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面对生活的艰辛,始终勇毅前行。正是因为这份坚毅执着,才能面对生活的贫困和艰难,把一切都看得云淡风轻,全心全力构筑“小家”和“大家”的幸福。
  在纪念《民法典》诞生四周年的时候,回想佟柔先生的过往,更为他坚守执念、云淡风轻的态度而感动。我深深受到激励,今后要为《民法典》保护人民权利的“执念”继续努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程纪豪(报纸) 胡子轩(网络)】。

推荐阅读